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
发布时间:2025-04-13

城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直接影响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的发展。本文将研究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现状,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模式创新的保障机制。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仍面临许多困难,如缺乏相应的偿付机制,这些问题与政府的投资行为直接相关[1]。
 
(1)投资比例过低,总投资不足
 
从中国建设部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进程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率呈上升趋势,未来中国城市化水平将大幅提升。城市化为城市发展的许多方面提供了基础,影响力很强。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巨大投资需求。
 
虽然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偏低,导致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与城市经济发展不和谐。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和GDP的比例相比,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例严重偏低,远低于世界标准,投资比例低,资金不足[2]。
 
(2)政府在投融资体制改革中的定位不明确
 
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政府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唯一投资者,导致这些领域缺乏市场经济规范,不遵守市场规律,资金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从前几年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投资比例很大,近年来社会资本也开始进入,但政府职能改革后,政府干预太深,降低了各级政府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的监管能力和指导能力,投融资市场秩序难以保证,项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严重。此外,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控制导致了腐败的滋生和频繁的寻租现象。为了获得中央政府的投资,地方政府在北京的办事处越来越大。为了获得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资金,各级政府承担了大量债务,给政府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3)投融资体系环境建设缓慢,阻碍投融资模式创新
 
受市场经济影响,社会资本也开始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但由于投融资环境不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相对缓慢[3]。从思想上看,如果对社会资本认识不到位,社会资本就无法进入,那么多方面的投融资就无法实现;在法制建设中,缺乏对社会资本的保护,政府更倾向于利用自身权力,缺乏重新安排制度的动力,不刺激民间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而且,很难界定城市基础设施的产权所有权。因此,社会资本的重要地位并没有得到凸显。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