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的措施
发布时间:2025-04-03
防范可转换债券融资风险的措施
(1)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合适的时间
公司在发行可转换债券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认真规划债券发行后的工作。例如,在发行可转换债券之前,发行公司应结合自身盈利能力、经营能力、偿付能力等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应全面,不仅考虑公司内部情况,还考虑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发行债券应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在对公司内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时,公司应重点分析可持续经营能力、盈利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等。在重点关注公司承受能力的基础上,分析可转换债券的发行可能对公司业绩和销售的影响。此外,还应及早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形成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对于外部环境,公司应重点关注国家出台或即将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分析文件的出台会对市场产生什么影响,自身经营会受到什么影响,并对证券市场未来走势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预测。
(二)合理设置可转换条件
设置合理的可转换条件,既能保护可转换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又能保证发行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设置可转换债券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合理确定票面利率。通过之前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可转换债券的票面利率低于银行同期贷款的利率,但具体低多少要求发行企业考虑投资者的心理进行合理设置。二是根据市场情况随时调整转股价格。宝安集团转股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转股价格要灵活,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根据证券市场和公司的情况适当调整。三是合理确定转换期。转换期不宜长也不宜短。在确定转换期时,应充分考虑投资项目的收益期。如果投资项目的收益期长,转换器应相应长,投资项目的收益期短,两者应一致。
(三)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系统
上市公司融资风险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建立一套融资风险预警系统,可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的发生。融资预警系统是指对企业财务报表中的某些指标设置预警值。当指标超过预警值时,表明企业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采取措施加强相应的风险防范。预警指标可以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等方面建立。首先是偿付能力,这是公司需要调查的主要指标。一旦债券持有人不行使转换权,公司就需要偿还贷款。因此,流动比、速动比、利息保障倍数等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是公司调查的重点。其次,对盈利能力的调查。股东在转换期满行使权利的,为避免稀释股权,必须提高公司净利润,因此近年来盈利能力应较强。可重点关注盈利能力、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净利率等指标。最后是融资比例。债务与权益在公司中的比重不容忽视。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关注权益乘数、资产负债率等。预警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防患于未然,为企业赢得时间,积极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减少企业可能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可转换债券可以比股票和债券给企业带来更大的便利,是资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融资方式。但鉴于我国资本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可转换债券的发行仍存在一定的风险,企业必须做好可转换债券的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