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财管湖南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
陕西省直接债务融资的不足及制约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5-04-06

陕西省直接债务融资的不足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问卷调查的视角
 
纵向比较,陕西省直接债务融资规模仍相对不足。2006年,债务融资规模占GDP的0.38%。到2014年,这一比例上升到7.3%,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9%。结构分析显示,陕西省企业债务融资主体仍存在明显失衡。例如,2014年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能源、交通和机械制造业。新兴产业的文化、电子信息和现代农业产业较少。在类型失衡方面,只有杨凌本香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宝鸡钛业有限公司是民营企业,而其他发行企业则是国有企业。在区域失衡方面,2014年陕西省77期直接债务融资中,73期企业在Xi安注册。这是由陕西经济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决定的,但我们也可以从问卷调查结构的角度分析上述不足的制约因素,进一步推进直接债务融资。
 
(1)企业信用有待提高
 
近年来,虽然陕西省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2014年陕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52.7%,但不少民营中小企业未能充分利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进行融资,分析深层次原因。与大型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信誉水平并不高,与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要求和市场认可仍存在差距。
 
(2)企业对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了解较低
 
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对企业债券融资的认识和专业知识普遍较低。以短期融资券和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为例。当被问及“如何了解融资工具”时,52%和64%的企业表示“从未听说过”或“听说过,但不了解其政策和操作程序”。同时,在调查中,95%以上的企业只有在主承销商上门营销时才了解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这反映出企业积极了解和使用新融资工具的能力仍然不足。
 
(3)可以进一步改善债务融资环境
 
在调查中,52%和61.5%的已发行债券的企业和未发行债券的企业认为当前的债务融资环境一般。这种中立的判断一方面说明债务融资环境是可以接受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实体经济对改善债务融资环境的需求依然强烈。在地方政府对企业债务融资的资金支持措施方面,不少企业选择地方政府通过建立风险缓释基金、实施担保补贴政策、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这说明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直接债务融资方面建立了相关支持措施,但仍有31%的已发行债券的企业和42.5%的未发行债券的企业选择了“无资金政策支持”,这也说明部分地方政府可能还没有建立相关措施,或者优惠政策宣传还不到位。
 
(4)直接债务融资中介环节效率有待提高
 
直接债务融资工具企业、中介机构和监管机构的沟通周期和操作流程相对较长,特别是从发行到上市的中小企业集合账单涉及到许多机构。企业要与这些机构广泛接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调查中,80%的已发行债券企业和74.36%的未发行债券企业希望交易商协会能够简化注册程序,提高注册效率。在已发行债券的企业中,28%的企业认为发行程序繁琐低效,会影响其发行意愿。在未发行债券的企业中,71.79%的企业认为债务融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行程度复杂,发行效率低。据我们所知,我省某企业发行中期票据需要10个月。
 
此外,不少企业还希望主承销商、评级机构等部门能够降低中介费用。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承担的中介费率高达1.25%,增加了企业的总融资成本。
 
(5)宣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缺乏制度性和长期的宣传和指导措施,结果并不理想。例如,在被调查企业中,仍有三分之一的企业不完全了解政府的财政支持措施。只有8%的企业选择从政府、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培训宣传渠道了解直接债务融资工具。42%的企业希望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组织业务培训,甚至10%的金融机构不了解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政策和操作程序,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直接债务融资工具的宣传效果。
 

财管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