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4 热度:
融资融券对中国股市的影响
1.对证券交易量的影响
融资融券开始后,本来不能进行融资融券交易的,现在已经成为可能。这意味着融资融券增加了中国股市的证券交易量。
融资融券的启动会增加多少证券交易量?
宏观统计显示,截至2014年10月23日,沪深融资余额约6874亿元,融券余额约37亿元。而且,在此之前的一年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基本呈上升趋势,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不断刷新历史新高。2014年10月23日,沪深融资买入约412亿元,融券卖出约10亿股,两市成交量约3000亿元。融资融券交易量也计入沪深成交量。可见,当日融资融券交易量占沪深总成交量的13%以上。个股中,融资融券交易量占成交量的比例可能更高。比如2014年5月12日,沪市莲花味精成交量约1650万股,其中融资买入量约占总成交量的55%,可见融资融券交易量的巨大贡献。
从微观上看,这需要先看融资融券的成本。融资融券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的时候才会进行。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融资年化利率为8.6%,融券年化利率为10.6%。在不同的证券公司中,融资融券的年化利率也会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时期,融资融券的成本也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说,通过融资融券获得的收益需要减去融资融券的成本,这就是投资者的收益。一般来说,当投资者认为投资收益大于成本时,融资融券交易只能进行。另一方面,即使投资者认为投资收益大于成本,也必须限量融资融券。融资融券金额与投资者提供的担保有关。担保价格越高,融资融券金额越高。
2.对投资风险的影响
融资融券启动后,投资者的投资方式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也会发生变化。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投资风险是上升还是下降取决于他的交易方式。
具体来说,如果投资者以证券为担保,进行融资交易,融资购买的证券与担保价格正相关,那么这种投资方式将增加风险。这种投资方式是杠杆交易,通过少量资金购买大量证券。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证券价格上涨,投资者的收益将被放大,即收益将更高。相应地,如果证券价格下跌,那么损失也会被放大,也就是说,损失会更大。如果投资者持有证券并进行证券交易,证券交易出售的证券与其持有的证券正相关,则风险将降低。这种交易方式就是对冲交易。例如,投资者本身在中国股市持有证券A,同时通过证券交易卖出另一个证券B,证券A和证券B是上市公司的股票,两家公司是同一行业,一般来说,证券A和证券B在证券市场上的股价正相关,即当其中一个证券上涨时,另一个也上涨;当其中一个证券下跌时,另一个也下跌。这样,投资者此时的投资风险就比只持有证券A时要小。
3.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融资融券启动后,无法进行的证券买卖交易成为可能。也就是说,证券的需求和供给都增加了,证券的“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也增加了。因此,融资融券减少了证券价格的剧烈波动。所谓弹性,如证券需求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同一价格水平下,证券需求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之间的比率。同样,证券的供给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同一价格水平下,证券供给变化率与价格变化率之间的比率。
此外,股市本身也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发现的是证券的价格。融资融券启动后,证券交易量增加,证券交易反映的市场信息更充分,通过交易行为反映的市场信息更多,最终反映在证券价格上。因此,融资融券有利于发现股市价格。
4.对投资机会的影响
融资融券启动后,随着融资融券交易方式的出现,此类交易的信息披露也成为必要环节。目前,所有可以融资融券交易的股票都会在交易日披露前一个交易日的融资融券相关信息,包括融资余额、融资买入金额、融券余额、融券卖出金额和融资融券余额。例如,根据2014年10月23日深圳上市公司平安银行的融资融券数据,融资余额为23431.64万元,融资买入金额为24814.99万元,融券余额为1062.03万元,融券卖出金额为522.31万股,融资融券余额为235393.67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是指投资者融资买入与归还贷款之间的差额,这是股票的概念。一般来说,融资余额越大,买方的力量就越大。融资买入是指通过融资在一段时间内购买证券所花费的金额。这是一个交通的概念。这里的“一段时间”通常指一个交易日。保证金余额是指投资者出售保证金和购买保证金之间的差额。这是一个股票的概念。一般来说,保证金余额越大,卖方的力量就越大。保证金出售是指一段时间内通过保证金出售证券的数量,这是一个流量的概念,这里的“一段时间”通常是指一个交易日。保证金余额是指保证金余额与保证金余额之和。
每个交易日都会公布这类融资融券相关信息,给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投资信息,成为投资活动的参考因素,有利于投资者分析股市情况,从而把握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