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7 热度:
在江西省民办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资金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江西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民办高校外部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以满足其发展需要。因此,江西省民办高校应从自身角度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
江西省民办高校内部融资困难
(一)学养学融资方式的局限性
2010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指出社会力量办学的资金应当自行筹集。学校可以向学生收取合理的学费和杂费,但不得以办学的名义非法牟利。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高等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根据年平均教育培训成本的一定比例确定学费标准,并详细规定了高校除学费外的杂费。2012年,江西省教育厅公布了高校各专业新收费标准。江西省民办高校从学费和杂费中获得的资金基本达到上限,不可能大规模提高。民办高校几乎不可能通过学习和学习的融资方式继续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
(2)私立大学缺乏内部融资的吸引力
截至2013年底,江西省共有民办高校15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20%,而这15所民办高校中只有4所具有本科招生资格。总的来说,江西省民办高校的教育水平较低。其次,江西省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不容乐观。随着大学扩招和经济形势的下降,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上升。而且,民办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竞争力不如公办高校,这将导致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恶化。通过对江西省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调查,发现民营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单位;从事的岗位主要是营销、技术和服务,专业水平不高;月收入大多在1万~2000元之间的起薪不能满足毕业生的期望。民办高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毕业生就业压力大,使得江西省民办高校内部融资吸引力不足。
(3)私立高校缺乏内部融资载体
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摇篮,智力资源丰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些智力资源可以有效地转化为学校发展的资本。目前,江西省民办高校缺乏内部融资载体和产业化知识产权。这些民办高校的教师主要是具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缺乏具有研发能力的高学历或高职称人才。通过对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等9所民办高校的调查,发现40岁以下青年教师约占77%,硕士以下教师约占92%,副高级以上职称仅占1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