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12 热度:
完善风险防控对策
(1)重视团队建设,提高业务技能。商品融资是一项技术经营管理难度较大的新兴贷款业务,对银行从业人员要求较高。结合辖区实际情况,配备适合业务规模的人力,确保工作集中,通过定期培训交流、案例分析、技术竞赛等方式提高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培养敬业、专业、技术专业团队,在贷前调查、审查决策、贷后跟踪检查管理、风险防范处置各环节,通过业务实现双赢。
(2)坚持“先看业务,再看押品”的选择原则。在客户营销、融资方案策划论证、贷款决策发放等方面,要强调第一还款来源的可靠性,始终坚持“先看业务,后看押品”的选择原则。注重在积累一定商品经营经验、管理水平和良好经营记录的客户群体中选择最佳对象。满足上述条件后,开始判断客户的第二还款来源。对于位置好、行业好、成立时间短但预测发展前景好的新客户,不宜立即办理业务。他们可以在做决定之前建立一个新的客户储备库,跟踪观察一段时间。
(3)完善与物流公司的监管合作协议。目前,基层银行在监管合作伙伴准入和制定监管合作协议条款方面基本没有决策权。因此,二级及以上分行应结合实际情况,全面梳理现有监管合作协议,充分征求法律专业部门的意见,特别是监管责任、义务、质量品种错误、处置赔偿条款等关键内容,努力合理可操作,尽可能避免纠纷,加快处置效率,努力实现贷款不损失。
(四)采取有效措施,质押商品真实性。一是质押商品数量和质量的真实性。目前,可用于质押的商品种类繁多,物理形式不同,质量参数复杂,品种数量巨大。根据贷款银行现有的机构设置和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无法独立承担鉴定、识别、测量和真实性检查任务。深化银企合作,紧紧依靠具有专业能力的物流公司和相关技术质量检验部门,确保仓储质押商品质量合格,数量充足,防止质量掺假数量减少。二是质押商品权属的真实性。在现有传统检查企业交易合同、增值税票据、仓储文件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审查,证明质押商品所有权真实无异议,彻底消除不真实所有权造成的后期处置隐患。(5)调整到期还款的刚性规定,适度增加还款期的弹性。现行产品管理办法在商品融资贷款还款规定上完全刚性,贷款到期后不得延期。一旦临时逾期超过30天,系统将自动将质量等级降低到二级。从帮助银企互利长期合作的角度出发,建议对现行还款政策进行微调。对于生产经营正常、银企合作良好、企业负责人素质好、能按规定在银行结算、仅因外部原因暂时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客户,允许办理延期。在办理展期时,应减少和收回不低于20%的本金,这不仅为客户提供了一个缓冲期,以克服收款困难,筹集还款资金,帮助企业挽救风险,而且有利于银行化解初级风险,控制不良比例,稳定客户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