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22 热度: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系统的项目。我们需要一步一步,共同努力解决这个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中小企业必须在管理水平和财务体系上下功夫。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缺陷也成为阻碍其融资的因素。前面还提到,由于中小企业的产权问题,其融资待遇与国有大企业大不相同。因此,为了提高其融资能力和地位,首先,中小企业必须尽快建立产权明确、权责明确、政企分离、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体系。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次,摒弃过去“哪行赚钱,哪行做”的理念,准确定位市场,分析消费者偏好,选择具有自身优势的行业发展。最后,中小企业要注重分工合作,注重与大企业的配套合作,有利于大企业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获得稳定的销售渠道,避免中小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改变原有观点,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
2.规范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各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的合理配置也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想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信任,提高融资能力,首先要规范财务管理体系,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为前提,规范自身财务,实施内部监督,促进生产发展;企业还应发布真实有效的信息,获得社会和公众的信任。可从以下几点实施: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有利于企业经济和资本的可持续和良性循环发展,提高造血能力,合理分配资金来源和利用。
(2)加强中小企业自身会计制度的建设。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中小企业不能拥有丰富的人力物力资源,不能迅速拥有非常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但所有涉及重要项目的企业必须明确规范财务会计,尽可能丰富和完善,提高企业财务会计水平、管理水平和信用水平。
(3)发挥监督作用,努力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确保企业经营的透明度。不定期审计财务报表,提高企业财务信用水平和信用质量,方便金融机构进行信用判断,使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贷款更加放心。
(4)鼓励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财务规范制度,辅以有效的激励手段。
3.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为了可持续发展,改善其融资环境,增加融资机会,标准化的企业制度是前提。可以说,企业制度决定了信用主体的水平。如果企业制度不足,信用主体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企业信用的建立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发展。企业成立之初,必须有诚信意识。企业成立后,诚信应随着企业制度的逐步规范而规范,在企业性质、规模、合法经营等方面发挥监督作用。归根结底,企业的信用建设是一个诚信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诚信逐渐成为一种资产和保障,道德约束已成为法律强制约束之外的另一种新机制。因此,中小企业以诚信为基本经营理念。